如何消除脂肪肝?脂肪肝原因、症狀、改善飲食&運動全攻略!

脂肪肝怎麼形成?從飲食、運動、保健食品的全方位建議

脂肪肝症狀有哪些?如何消除脂肪肝?本文將介紹脂肪肝發生原因、症狀、高危險族群、檢查方式,並教你如何從飲食、運動改善脂肪肝,文末再推薦專業整合醫學診所,幫你規劃全面性治療,從根本找到消除脂肪肝的方法!

目錄

一、脂肪肝是什麼?脂肪肝很常見嗎?

脂肪肝是台灣很常見的肝臟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癌症的登記資料顯示,24.3%的患者罹患肝癌與脂肪性肝炎有關,人數僅次於B型肝炎、C型肝炎。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肝癌有2成是由脂肪性肝炎所引起,脂肪肝盛行率為33.29%,而每年每1,000人中,約有0.3名脂肪肝個案會轉變成肝癌。 

脂肪肝的定義是什麼?只要肝臟有脂肪就算嗎?相信這是大家很好奇的問題。

其實人的肝臟本身會囤積些許脂肪,但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 FLD)是指肝臟的脂肪含量過多,已經超過肝重量的5%以上,台語俗稱「肝包油」。

脂肪肝依肝臟脂肪堆積程度分成3個脂肪肝等級

  • 輕度脂肪肝:肝臟脂肪含量約5-10%
  • 中度脂肪肝:肝臟脂肪含量約10-25%
  • 重度脂肪肝:肝臟脂肪含量30%以上

脂肪肝短時間不會對肝臟造成問題,但長久累積下來,卻容易使肝臟發炎,進而引發一連串問題,這個部分,我們會在下文做更詳細的解說。

二、導致脂肪肝原因是什麼?哪些族群容易有脂肪肝?

脂肪肝形成的最大因素,就是肝臟沒辦法正常代謝三酸甘油酯,導致肝細胞囤積過多的脂肪顆粒。

越功能醫學營養師指出,壓力、喝酒、肥胖、不良飲食習慣、不當生活作息,長久累積下來,都有可能會導致脂肪肝,而脂肪肝主要可分為2種: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1. 常見脂肪肝成因:酒精、肥胖

◆ 酒精性脂肪肝

根據研究統計,愛喝酒的人口中,高達8成至9成的人會出現脂肪肝。

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酶分解,經過「乙醇→乙醛→乙酸」的化學轉化,但是這個過程中,同時會釋放其他化學物質,使細胞代謝降低。

長期過量飲酒就容易使肝臟代謝變低,進而使脂肪更容易堆積在肝臟中,這種因飲酒而導致的脂肪肝就稱為酒精性脂肪肝,不過如果及時戒酒治療仍可恢復健康。

◆ 非酒精性脂肪肝

其他非酒精引起的脂肪肝就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引發這種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像是基因遺傳、藥物、糖尿病。以下是常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類型:

  • 肥胖性脂肪肝:熱量過多、營養過剩導致脂肪堆積,這類患者通常腹壁脂肪較厚。
  • 糖尿病脂肪肝:因血糖代謝異常,會使肝醣減少儲存,加重肝臟脂肪堆積。
  • 藥物性脂肪肝: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抗癌藥物、抗生素、四環素、金黴素、止痛藥)、使用毒品、不當使用藥物都可能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脂蛋白合成和排除障礙,引起脂肪肝,甚至導致肝硬化、肝衰竭。
  • 營養缺乏性脂肪肝:過度節食、營養不良時,脂肪會進入肝臟等待代謝成能量,但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脂肪代謝異常,使脂肪囤積於肝臟,反而引起脂肪肝。
  • 肝炎後脂肪肝:B型、C型肝炎患者在肝臟發炎後,有可能因恢復期無法大量運動,卻進食過多,加上肝功能不全,導致脂肪代謝異常。 

儘管原因很多,但根據統計,近年台灣人口罹患脂肪肝的比例越來越高,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大的成因還是「肥胖」。

張雅琦營養師表示,平均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並且高達9成的肥胖者都有脂肪肝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兩者的密切關聯。

2. 誰是高危險族群?

說完類型,這邊幫大家整理出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 BMI超過25以上的肥胖者
  • 嗜吃甜食、高脂食品者
  • 酗酒者
  • 服藥過量者
  • C型肝炎病患
  • 糖尿病患
  • 過度節食的減肥者
  • 常喝含糖手搖飲料
  • 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高
  • 喜愛精緻澱粉
  • 常吃炸物等高油脂食物
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三、脂肪肝症狀有哪些?脂肪肝什麼程度該看醫生?

1. 脂肪肝症狀有哪些?

輕度的脂肪肝和其他肝炎一樣,大約80%的患者沒有臨床症狀,只有少部分會出現以下症狀:

  • 疲勞乏力
  • 肝區或右上腹疼痛 

然而,如果脂肪肝進一步發炎,肝功能異常升高,就會變成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

  • 腹脹(腹水)
  • 食慾不振 
  • 噁心
  • 脾臟腫大
  • 靠近皮膚表層的血管腫脹
  • 手掌泛紅
  • 黃疸

2. 為什麼脂肪肝會導致發炎?

肝臟是身體負責排毒與代謝毒素的關鍵器官,因此本身不會累積毒素。然而,脂肪肝會導致發炎,主要原因在於脂肪細胞會囤積毒素。

若脂肪持續累積,這些毒素長年堆積,最終可能引發肝臟發炎,進一步導致胰島素阻抗、高胰島素症、糖尿病等問題。若不及時改善,病情可能惡化,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發展為肝癌。

3. 脂肪肝什麼程度該看醫生?

因此有人會問,脂肪肝什麼程度該看醫生?如果是健檢時,發現自己是輕度脂肪肝,且肝功能正常,只須定期追蹤即可;但若是時常感到疲憊、隱約腹痛、食慾不振,甚至體重下降,建議盡快向醫師諮詢,特別是後面介紹到的高危險群,平時更要留意自身健康情況,以免脂肪肝的程度惡化。

四、脂肪肝要怎麼檢查?3種常見的脂肪肝檢查方式

有脂肪肝的人其實平常不會有什麼感覺,一旦有不舒服,往往都比較嚴重了,所以我們能怎麼察覺這位慢性的隱形殺手呢?這邊就介紹3種醫療院所常見的脂肪肝檢查方式。

脂肪肝檢查方式

1. 血液檢測

血液檢測主要是檢測AST、ALT肝酵素,正常來說,大部分的肝酵素會待在肝臟中,但當肝臟發炎或受到破壞時,肝臟細胞就是釋放肝酵素到血液中。

所以,透過檢測血液中的肝酵素濃度,可以知道您的肝臟是否發炎,但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仍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是否是脂肪肝造成的發炎。

2. 影像檢查

另外一種是利用醫學影像檢查,像是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超音波等。醫師也可以透過肝臟影像,判斷出肝臟的脂肪累積情況,像是如果做超音波檢查,肝臟上的脂肪會呈現明顯的白色。

不過如果是要檢查肝功能是否受損,就很難從影像檢查得知。

3. 肝臟切片檢查

這是檢驗脂肪肝最直接的方式,醫師會在病患接受局部麻醉後,用細小的針插入肝臟採樣,透過肝臟切片檢查,醫師能確定肝臟是否囤積過多脂肪、是否影響肝功能。

五、如何消除脂肪肝?脂肪肝改善運動建議!

好消息是脂肪肝是可逆的!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就能大大降低脂肪肝的風險,而最佳消除脂肪肝的方法就是運動、飲食控制。這邊就先針對運動提供專業建議。

1. 消除脂肪肝運動

國外研究資料顯示,不論是有氧還是無氧運動,皆能有效減少肝臟的脂肪比例,降低脂肪肝風險。

但想要做脂肪肝運動,不建議追求運動強度,而是追求運動時間和頻率,因此建議做輕、中度脂肪肝運動,每週時間達150-200分鐘為佳

以下就介紹常見的有氧、無氧運動:

  • 有氧運動:慢跑、健走、騎自行車、游泳、有氧舞蹈、HIIT高強度間歇運動。
  • 無氧運動:跳高、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深蹲、重量訓練、TRX、皮拉提斯與健身房普遍使用的器材。

2. 運動的注意事項

做運動前要注意,如果本身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可選擇溫和一點的運動方式,以免激烈運動造成膝蓋負擔,不確定的話建議可以先諮詢醫師,或配戴護膝。

此外,由於脂肪肝不是1天內出現的,消除脂肪肝自然也不可能1天就消除。

利用運動消除脂肪肝,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因此不要急著1次做到位,因為1次性的強力運動,如果超過身體負荷,反而容易增加肝臟發炎的機會,不利於肝臟的修復

六、消除脂肪肝飲食怎麼吃?消除脂肪肝的方法飲食篇!

逆轉脂肪肝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另一個關鍵的是飲食調整,這邊就會教你重度脂肪肝飲食 該怎麼吃,該避開哪些食物,並且可以攝取什麼食物,讓肝臟更健康。

1. 脂肪肝飲食禁忌有哪些?

脂肪肝的患者無論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都應透過飲食控制來改善肝臟健康,避免讓脂肪繼續累積或惡化。以下是需避免的飲食習慣:

  • 酒精:酒精是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成因,患者應嚴格控制甚至戒酒。
  • 過量糖分:應避免過量糖分,少吃糖果、餅乾、汽水、蛋糕,避免高血糖,使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更容易囤積。
  • 過量鹽分:高鹽食物會影響水分代謝,使體內鈉含量升高,增加脂肪肝的風險。
  • 油炸及高脂肪食物:油炸物脂肪和熱量都很高,容易加劇脂肪堆積於肝臟。
  • 精緻澱粉:精緻澱粉因缺乏纖維,容易升高血糖,也容易讓脂肪肝惡化。

營養師建議,每天精緻糖的攝取量不超過50公克,但1杯全糖飲料所含的精緻糖就已經超標,即便是半糖飲料也有將近30公克的精緻糖。

脂肪肝患者的飲食原則 不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 避開高脂肪食物 少喝酒、少吃甜食 多攝取蛋白質 多攝取食物纖維

2. 專業營養師的脂肪肝飲食菜單

除了避開特定飲食外,張雅琦營養師也建議患者可以主動去攝取消除脂肪肝食物,幫助肝臟補充營養,恢復速度更快。

◆ Menu 1:選擇原態食物

張雅琦營養師建議,日常飲食應以均衡飲食為主,並且可以尋找富含植化素、玉米黃素、葉黃素、多酚類的食物,選擇食材時,建議選擇天然、原態的彩色食物,避免加工食品。

👉推薦食物:蕈菇類、小黃瓜、藍莓、蘋果、酪梨

◆ Menu 2:保肝營養素

常見的保肝營養素包含高劑量活性B群、高活性穀胱甘肽、乙醯半胱胺酸、硫辛酸、含硫配醣體、高抗氧化物質、乳薊草等,皆能夠幫助肝臟細胞排毒,加速體內恢復平衡狀態,特別適合外食族、應酬人士與夜貓子。

除了上述提及的各項營養素,高劑量的維生素E也有助於降低肝臟發炎,達到抗氧化的效果。不過需特別注意,高劑量的維生素E有食用劑量的限制,如攝取時沒有符合劑量,可能導致其他衍生問題,建議與專業醫師諮詢後再評估是否攝取。

👉推薦食物:羽衣甘藍、西洋菜、朝鮮薊

◆ Menu 3:其他推薦食材

  • 大蒜:富含維生素B1的超級食物。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研究證實,可以有效消炎,並消除肝臟脂肪[1]
  • 薑黃:同樣也是研究證實的超級食物,能有效抑制發炎,減少脂肪肝因毒素的發炎情況[2][3]
  • 海帶、昆布:富含藻褐素,這種成分可以促進代謝、降低胰島素抗性,可以避免脂肪囤積在肝臟的問題[4][5]
  • 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特殊的天然營養成分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種成分可以強化肝臟解毒能力,並且抑制發炎反應。 👉推薦食物包含:羽衣甘藍、大白菜、花椰菜、白花椰菜、芥菜、雪裡紅
  • 優質蛋白質:肝臟可以自主再生細胞,修復發炎受損區域,但是修復工作需要足夠的蛋白質,才能順利啟動這項復原任務。 👉推薦食物包含:黃豆製品、豆腐、豆乾、豆漿、或低脂瘦肉

3. 211餐盤飲食法

除了參考上述菜單,也可以施行211餐盤飲食法,攝取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蔬菜和蛋白質,而這種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將一個完整餐盤按照2:1:1的比例分配食物種類:

  • 2份蔬菜(50%):深綠色葉菜類(如菠菜、花椰菜)、根莖類(如紅蘿蔔)、彩椒、蕈菇類等,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降低血糖波動,減少脂肪囤積。
  • 1份蛋白質(25%):雞胸肉、魚類、豆腐、蛋、低脂乳製品等優質蛋白,有助於細胞修復和代謝。
  • 1份全穀類碳水化合物(25%):糙米、燕麥、地瓜、藜麥等低升糖指數(GI)主食,取代精緻澱粉,可避免血糖飆升。

透過均衡飲食,控制熱量攝取,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人體所需營養素,維持理想體重,從而降低脂肪肝的風險。

4. Extra Tip!想控制脂肪肝還可以吃魚油

如果想要選購脂肪肝可吃的保健食品,許多人會在網路上找到魚油脂肪肝的相關資料。

這是因為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減少消炎症狀、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改善對於高三酸甘油酯的代謝,這些功效都有助於控制脂肪肝

然而,魚油並非越多越好,過多的魚油仍會造成脂肪增加,以下就由越的專業醫師、營養師教你如何選擇魚油的訣竅!

◆ 留意Omega-3脂肪酸含量

功能醫學歐瀚文醫師表示,魚油含量不等於Omega-3脂肪酸含量,因此建議大家在挑選魚油時,要仔細看「Omega-3脂肪酸含量」的成分標示。

並且,Omega-3脂肪酸不是劑量越高越好,含量越高食用的顆數越少,而是依據健康需求設定不同的標準,再挑選適合劑量,魚油產品。

◆ 選擇單方的EPA魚油

第2個要注意的地方是「EPA和DHA的占比」,特別是脂肪肝、高血脂患者要補充高劑量魚油,建議選擇「單方的EPA魚油」。

因為研究發現,相較於複合型的EPA+DHA魚油,單方EPA魚油不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同時也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過如果是孕婦、三高、慢性疾病的人,想要補充高劑量魚油前,建議還是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全。

此外,陳君琳醫師也以整合醫學的角度,補充更多改善脂肪肝的方法,幫助大家從飲食、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方面,找回健康滿分的肝臟。

5. 專業營養師教你從日常開始改善脂肪肝

想要解決脂肪肝造成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越功能醫學張雅琦營養師,便與大家分享從日常生活中,可以改善脂肪肝的六個習慣:

  • 減少精緻碳水、果糖、加工品攝取
  • 適度輕斷食
  • 運動
  • 瘦身
  • 減少飲酒
  • 定期回診追蹤

6. 推薦越L'EXCELLENCE整合醫學幫你找回健康的肝

脂肪肝問題要從根本改善,不可能只是吃吃藥,而是需要配合全面性的治療。

推薦至越的整合醫學診所,融合功能醫學、營養學、生活型態醫學,並由陳君琳醫師、歐瀚文醫師、張雅琦營養師等專業團隊,做全方位的衛教諮詢,替肝臟找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