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2.0】少吃反而容易胖!醫師曾胖到88公斤,靠3招甩30公斤、養成易瘦體質
文章擷取:tvbs.com.tw
很多人對於減重的觀念是吃越少越好,吃少才會瘦。但真的是這樣嗎?越功能醫學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分享,自己曾因為壓力大、飲食與作息不健康胖到88公斤,如今已減去30公斤。她說明,只靠「少吃多動」很難長期維持體態,要養成「易瘦體質」才能避免復胖的狀況。
短短4年胖20公斤,身體出現各種狀況
陳君琳醫師在「越診所 | 功能醫學」YouTube頻道影片分享,自己從小就不是瘦子,幾乎是壯壯的身形,進醫院開始住院醫師的訓練後,由於作息不正常、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又大,所以在短短的4年間胖了20公斤,直到某天開始覺得身體有點不對勁了,「我非常的疲憊,整天都在想睡覺,而且膝蓋也因為體重增加的關係,開始有點不堪負荷,出現膝蓋疼痛的狀況」。
後來她在健檢時發現有血糖上升的情形,身為家醫科醫師的她,內心敲響警鐘,平常她在門診看的就是三高的病人,血壓、血糖跟膽固醇,其實都跟體重有相關,「我自己竟然也出現了這樣的狀況,於是就開始痛下決心要減肥。」
「少吃多動」不利於長期維持體態
陳君琳醫師表示,雖然她是醫師,但也曾用過錯誤的方式減重,體重雖然沒有復胖回原本的高峰88公斤,但也有稍微回彈一些。復胖的經驗令她對營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她發現光靠少吃多動長期去維持體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養成易瘦體質,或者是不容易發胖的體質,較有利於長期維持辛苦瘦下來的成果。
她現在找對方法維持體態,就算出去玩,或者是大吃大喝,甚至有時太忙沒時間運動,體重大致上也維持穩定,沒有再回彈。
3個不復胖要訣,養成易瘦體質
陳君琳醫師以親身經歷來分享3個不復胖的祕訣:
1.八二法則
八成的時間吃對身體健康的食物,以此滋養自己的身體;二成的時間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以此滋養心靈。
陳君琳醫師說明,平常工作日時,她吃得很簡單,會設法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大量的蔬菜、適量的澱粉跟好的油脂。假如是出去玩或者逢年過節、朋友邀約的時候,她不會特別忌口,因為她知道平常(八成的時間)已經有照顧好身體了。所以剩下二成的時間,就吃想吃的東西。長期這樣的平衡,身跟心都有好好照顧到,不容易因為過度壓抑,而出現飲食過量的狀況。
2.飲食為主、運動為輔
瘦身前期要以「飲食為主,運動為輔」,良好的飲食觀念得從認識食物開始,要看清楚成分,避免吃加工食品,像是超商健康便當內的雞肉可能是重組肉,精緻加工產品容易引起血糖不穩定、身體發炎反應,陳君琳醫師建議,直接去買新鮮的肉烹調是最好的。如果覺得認識食物太複雜、難理解的話,可以進一步去醫院或診所找營養師諮詢,進行營養評估。
瘦身後期想要維持體型,得加入運動。維持代謝的重要因素是肌肉量,肌肉量越高,我們的新陳代謝就能比較高。陳君琳醫師表示,增加肌肉量最好的方式是足量的蛋白質攝取,以及重量訓練。重訓對於改善身體疼痛、姿勢維持都非常重要,不管有沒有瘦身需求,都很推薦要運動。
3. 維持身體機能的順暢運作
「很多人對於減重的觀念是吃越少越好」,陳君琳醫師對此說明,我們的身體像一座工廠,裡面有很多精密的儀器跟生產線,日夜不眠地運作。如果一直吃很少,工廠就會缺料,缺料之後生產線的運作反而是不順暢的。
所以要維持最高的產能,需要讓生產線很有效率,工廠才會大量消耗能源,產生出足夠的產品。與其減少吃的東西,其實更應該是補足足夠的養分,讓工廠的生產線可以順暢運作,不要缺工缺料、不要運作卡卡的。「這個時候才可以維持我們的代謝率,比較容易不復胖。」
因此,要讓身體維持高度有效率的運作,有充足的營養、足夠的熱量、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新陳代謝,也是養成易瘦體質的關鍵。
◎ 圖片來源/陳君琳醫師
◎ 資料來源/陳君琳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