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酸類保養品該怎麼挑選?怎麼用?

文章由黃幼鳴醫師提供

抗痘、美白、抗老一直是肌膚保養的熱門議題,而「」因為能夠代謝粉刺、控油、促進角質更新,因此成為了保養品成分中的重要角色!

大家最常聽到的酸,大概就是果酸,但我相信你們一定也聽過杏仁酸、水楊酸、乳酸….。這麼多種類的酸有什麼差異? 今天小黃答客問就要跟大家分享酸類保養品該怎麼選!怎麼用!!

我們先簡單做個結論,酸的種類、濃度、酸鹼值,會影響效果及臨床應用,不是所有膚質的人都適合使用,全臉使用前記得先局部試用,且最好再晚間基礎保濕後再用。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個提問來仔細做說明:
* 市面上的酸琳琅滿目,效果都一樣嗎?
首先要先澄清一點,不是名字有酸的都是能刺激表皮更新的酸,例如玻尿酸就不是酸,而是一種多糖類,例如抗壞血酸(也就是維他命C),他雖然溶於水也成弱酸性,但它主要的功能是抗氧化而非透過去除部分角質或表皮來達到細胞更新的目的。

我們大致上可以將市面上所販售的酸類產品分成兩大類:
第一大類就是俗稱的果酸,正式的名稱是α-羥基酸,簡寫成AHA,這類的酸大部分都是由水果所衍生而來。
▲包括Glycolic acid甘醇酸(甘蔗)、Malic acid蘋果酸(蘋果)、Tartaric acid酒石酸(葡萄)、Citric acid檸檬酸(柑橘)、Mandelic acid杏仁酸(杏仁)、Lactic acid乳酸(牛奶)、Phytic acid植酸(米)
▲在低濃度(<10%)、酸度不高(pH>3.5)時可以作為日常保養成分

第二大類就是beta -羥基酸,簡寫為BHA,代表酸類就是水楊酸

接著我們就來一一分析其中幾種常見的酸的特性

1 .【甘醇酸】
◆偏水溶性。
◆分子量小,滲透性高,能夠深入角質間隙,因此對角質層的代謝更新效果比較強,較適合用在淡斑、美白、膚色提亮。

2. 【乳酸】
◆同樣也是偏水溶性、分子量小。
◆是種相對溫和的酸,在接觸皮膚後會轉化成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而具保濕特性

3. 【杏仁酸】
◆杏仁酸雖然和甘醇酸、乳酸一樣屬於果酸,但較偏脂溶性,分子量也較大。
◆由於分子量大,穿透力較低,加上脂溶性高,角質層吸附力高,因此比較不容易快速滲入皮膚而造成刺激。
◆考量到它親脂性的特性,較適合來調理痘痘粉刺、毛孔問題。

4. 【水楊酸】
◆屬於與AHA相較有輕度麻醉效果,使用上較不會有刺激感。
◆分子量介於杏仁酸及甘醇酸中間。
◆具有親脂的特性有利於穿透並溶解皮脂,也具有抗發炎的特性—> 對痘痘肌特別有幫助。

* 含酸保養品濃度越高就一定越好嗎?
理論上酸的濃度越高,促進角質代謝、表皮更新的能力就越強,刺激性也可能越強,但保養品中添加的酸不只有濃度的問題,還必須注意其酸鹼值。有些產品濃度雖然符合法規,但酸鹼值卻未按規定調整,過強的酸度就會造成皮膚的刺激而產生反效果。
而酸的濃度和酸鹼值會影響到酸類產品的生體可用率,反映了實際在皮膚上能發揮的效果!

* 含酸保養品該怎麼用才對?
1. 不是所有膚質的人都適合
由於酸類保養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敏感肌酒糟皮膚有傷口、或是有濕疹等正在發炎的情況就不建議自行購買含酸類保養品來使用。

2. 全臉使用前先測試
可以將產品塗在手臂內側頸部臉部局部區域進行測試,看是否會有刺激或過敏反應。
剛開始使用時建議先從T字部位少量用起,沒有明顯發紅脫皮、刺痛現象再逐日增加使用量及塗抹面積!

3. 建議於晚間基礎保濕後使用
為了避免酸類過度刺激,最好在晚間基礎保濕後使用,如果先擦含酸保養品再擦其他產品,很容易將酸類保養品帶到眼皮、唇部等較敏感的皮膚。

4. 使用酸類保養品初期可能會讓粉刺變明顯
有些人在使用酸類保養品初期,會有發現粉刺增多的狀況,但這通常只是粉刺排出的暫時性反應,一般3-4週後等粉刺排乾淨後會漸漸改善。

5. 白天做好防曬工作
白天建議要塗抹防曬品或使用物理性遮蔽物、減少陽光曝曬,以避免紫外線對於皮膚造成額外刺激,輕則皮膚敏感,嚴重的可能會更容易曬傷甚至反黑。

6. 如果使用後出現刺痛紅脫皮,別忘了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
每個人的膚況不同,常見患者在親友推薦下使用含酸類保養品後皮膚出現刺痛、發紅、脫皮的情況,這很有可能是其中的酸或是其他添加物引起刺激性/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應該儘快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進行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