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三原則:教你如何與異位性皮膚炎和平共存!

文章由黃幼鳴醫師提供 (本文同步刊載於自由評論網) 

五歲的李小弟和朋友在公園裡嬉鬧,玩得滿身大汗,不久後脖子、四肢的紅疹就開始劇烈搔癢,媽媽注意到的時侯,全身多處已被抓到破皮還流湯流水,夜裡翻來覆去根本睡不著。來就診時詢問病史才發現,李小弟的皮疹早已反覆多年,父母一直不以為意,沒有接受正規治療,這次經皮膚科醫師診治評估才確定李小弟正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所謂的皮膚炎(dermatitis)和我們常常聽到的濕疹(eczema)其實是同義詞,因此異位性皮膚炎也有人稱它叫異位性濕疹。就如同我們會將狗分成柴犬、黃金獵犬、牧羊犬等不同的品種,臨床上也會依據成因、部位等特色將皮膚炎/濕疹做一個分類,而異位性皮膚炎就是眾多皮膚炎當中相當具有特色的一個疾病。

因為媒體跟網路的普及,異位性皮膚炎對於民眾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彙,也常常有病患因此將身上比較嚴重的濕疹,自行對號入座認定為異位性皮膚炎,或是害怕自己或孩子得到異位性皮膚炎,卻不了解這個疾病名稱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其實異位性皮膚炎有其獨特的疾病定義,在臨床定義上,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chronic)、病程反覆(relapsing)、好發於特定部位且伴隨劇烈癢感的皮膚發炎性疾病。

這群病人具有一種特殊體質稱為「異位性體質(atopy)」,異位性體質的患者會對於一般人不會過敏的空氣中過敏原(aeroallergens),例如塵螨、貓狗毛、黴菌等,產生過度敏感的現象,反映在三個器官系統上產生不同的疾病:在鼻子引起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在肺部氣管引起氣喘(asthma),在皮膚則是以異位性皮膚炎來表現。

這種體質與遺傳基因有關,因此常常可以問到相關的家族病史,也因為基因的影響佔了重要的因素,近八成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都是五歲以前就發病,成年後才發作的異位性皮膚炎相對比例較低。具有異位性體質的患者,臨床上未必會表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疾病的發生是先天過敏體質加上後天環境惡化因素的影響所導致的結果。此外,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常會隨著年齡增長、體質轉變而改善,大多數患者在上小學後漸漸改善,但也有高達四到五成
的患者症狀會持續至成人期。

異位性皮膚炎的特色與致病機轉?

患者因為皮膚角質層內缺乏可分解為「天然保濕因子」的絲聚蛋白(fillagrin),導致角質層屏障保水功能缺損,皮膚的保濕能力自出生就低於一般人,常在嬰幼兒時期就出現皮膚粗糙乾燥的現象,此外,外界過敏原也容易穿過皮膚表面乾燥受損的角質層,引發免疫反應,造成皮膚發炎症狀。

位居人體免疫系統核心的輔助型T淋巴球(Th cells)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型T細胞(Th1 cells)會促進細胞免疫反應(cellular immunity)對抗細菌病毒;第二型T細胞(Th2 cells)則會驅使B淋巴球(B cells)分泌E型免疫球蛋白(IgE),引發體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或過敏,這兩者間有如太極陰陽,此消彼長,平時應維持在動態平衡的狀態。

然而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外界過敏原穿透皮膚進入體內後,會驅使免疫系統偏向會引發過敏的第二型T細胞反應,使得免疫系統的天秤失衡,引發後續症狀。因此,患者體內常可驗出針對空氣中過敏原的E型免疫球蛋白飆高的情形。

慢性搔癢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核心症狀,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會癢的疹子可以不用考慮異位性皮膚炎這個診斷。失衡的天秤讓免疫系統偏向過敏反應的一端,許多的細胞激素和發炎物質釋出會刺激小神經產生慢性搔癢,其中又以第四、十三、三十一型介白素(interleukin 4, 13, 31)扮演了最重要的腳色。

目前針對阻斷上述介白素功能而研發的標靶治療,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徵狀及搔癢有極佳的效果,為中重度患者的疾病治療帶來福音。

免疫反應失衡加上搔抓造成的傷口,會讓表皮上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過度孳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毒素及分解酶會更進一步破壞皮膚的角質層,使發炎反應進入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治療及保養?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及保養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因此洗澡時應以清水為主避免過度清潔,除了重點部位如會陰、腋下或有明顯髒污部位外盡量避免使用肥皂、沐浴乳,以免洗去皮膚好的皮脂膜,惡化皮膚乾燥的情況。

此外,應至少早晚使用潤膚劑來加強保濕,尤其在洗澡後盡快塗抹乳液可以加強其保濕鎖水的效果。潤膚劑的選擇上則以溫和不刺激為最高指導原則,夏天可選擇清爽一點的質地,冬天則應該選擇較滋潤的產品。

很多患者或父母會有的疑問是:都已經早晚擦乳液了,為什麼紅疹都還是好不了?打個比方,異位性皮膚炎的疹子就好比皮膚發生火災,保濕乳液就好比是替皮膚裝上防火建材,有了防火建材可以降低火災發生的頻率和傷害,但並不表示不會發生火災,萬一起火了,還是得找消防隊來滅火,也就是說當皮膚發炎起紅疹的時候,還是得找醫師對症下藥給予治療。

很多家長或病人聞「類固醇」色變,卻不知道自己在害怕甚麼。外用類固醇經皮膚進入體內的比率很低,正確使用下不太會影響內分泌及代謝,不致產生月亮臉或水牛肩,但外用類固醇如果誤用,的確可能在局部皮膚造成副作用,導致皮膚萎縮、微血管擴張、長毛、色素脫失等問題。

因此使用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依患者年紀、部位、嚴重度選用適當強度的類固醇藥膏,準確塗抹在患部。生病的皮膚會因為發炎而變得粗糙,因此擦藥前務必要先仔細感受皮膚是否有粗糙的變化,來確認患部的位置,再小範圍一區一區地上藥,待患部恢復平滑後即可停止外用類固醇,但針對容易復發的部位,可考慮在醫師指示下進行

每週一至兩次固定上藥的維持性治療。一般來說,一天兩次的使用頻率即有足夠的治療效果,許多病人或家長將外用類固醇當作外擦的止癢藥劑一天塗抹多次,既無法增加消炎效果,反而容易在皮膚產生上述的副作用。不同種類的外用類固醇具有不同治療強度﹐通常臉部、腋下、鼠蹊部的皮膚較薄,應依照醫師指示選用較弱效溫和的藥物,千萬不要自行到藥房買藥從頭擦到腳。

「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令人痛苦的症狀,而「熱」和「流汗」是患者臨床上癢感惡化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應該盡量避免處於悶熱高溫環境,流汗後也應盡快以毛巾將汗擦乾,避免流汗對於皮膚病灶產生更進一步的刺激。

治療上,口服抗組織胺可減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病灶的搔癢,協助打破「癢-抓-皮疹惡化-癢感加劇」的惡性循環,是合併外用藥治療時不可或缺的利器,尤其是針對皮膚搔癢症狀已經影響到睡眠品質的病人,短期使用第一代具有鎮靜效果的抗組織胺(sedating antihistamines)具有改善病症及生活品質的效果。在同時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口服抗組織胺更可達到一次控制多種疾病嚴重度的好處。

很多病人或家長常有口服藥物會傷肝傷腎的誤解而拒絕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但其實適當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不但不會傷害內臟,還可以降低外用類固醇的用量,減少因為抓傷導致次發性感染的風險。

異位性皮膚炎是需要長時間控制及治療的疾病,病人或家屬應該對疾病的成因有正確的認識,多花一點時間了解正確的治療和保養的原則,並持續接受醫師追蹤治療,有疑惑時更要與皮膚科醫師討論,避免聽信謠傳或偏方,才能揮別搔癢皮疹,恢復美麗健康的肌膚。